荆门晚报讯(记者刘国锋 通讯员叶玉兵)近日,晚报记者在漳河新区漳河镇泉洼村看到,黄瓜、辣椒等大棚蔬菜长势喜人,一坛坛酸粉子在车间发酵,一箱箱土鸡蛋陆续装车外销。近年来,泉洼村在精准扶贫帮扶中结合实际大力发展蔬菜种植、小龙虾养殖、生态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,不断延伸壮大产业链条,实现脱贫“摘帽”、强村富民。
今年58岁的谢树权,曾因病致贫生活陷入困境,为增加家庭收入,他想利用自己的厨师手艺开一家农家乐,但是不知道怎么办理证照,也不知道在哪里办理。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了解到他的想法后,帮忙跑手续、办执照,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谢树权的农家乐开门营业,同时还帮他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,获得了16000元的创业补贴。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和自身努力下,谢树权家2018年脱贫。目前谢树权家的农家乐发展良好,办桌席一次可以达到20多桌。
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泉洼村包联领导漳河新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陈保宁和包联单位荆门市龙泉中学驻村扶贫工作队一道,深入村庄、结合实际为泉洼村编制了产业兴村、休闲农业等多轨发展模式,并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,帮助村里办企业、强产业,大力发展漳河清水小龙虾养殖、大棚蔬菜种植和果蔬种植等产业。
漳河新区田园小龙虾专业养殖合作社2018年开建养殖基地,驻村工作队扶持了8万元资金,并帮助解决了小龙虾放苗防冻等难题。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,合作社的小龙虾养殖跨过了一道道难关,走上了正轨。扶持大户,带动小户,如今在合作社理事长王先华的带动下,先后有10多户村民和6户贫困户养殖小龙虾增收致富,全村已经有近200亩的小龙虾养殖规模,亩均收益达到了4000元。
如今的泉洼村,已经培育出了泉洼惠农蔬菜合作社、田园果蔬种植合作社、新元果蔬种植合作社、田园小龙虾专业养殖合作社四家较具规模的合作社,还引进杨阳酸粉厂,形成了规模化、设施化、特色化的产业兴村富民道路。
据泉洼村党支部书记袁天旭介绍,在产业发展方面,通过入股分红、土地流转技术服务、销售服务等带动全村的贫困户增加收入,而且还带领全村群众种蔬菜养龙虾,基本上年户平收入达到了13000元左右,村集体收入6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