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5日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漳河镇迎接村村民们严阵以待,眼下正是柑橘成熟上市的关键时节,如果被控住了,柑橘该怎么采摘、销售?“我种了40几亩柑橘,现在田里还有十几万斤没摘,这刚好又碰到变天降温,桔子全部冻坏了怎么办?”漳河新区漳河镇迎接村一组柑橘种植户罗辉玉说。
迎接村是漳河镇柑橘生产大村,种植面积5000余亩,年产量2000万斤,眼下正是柑橘采摘上市的黄金季节,11月25日,一起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让全村生产生活“戛然而止”,也让全村人提到嗓子眼。漳河新区漳河镇迎接村党支部书记黄志亮告诉记者,“我们全村大概有2千万斤橘子才卖了40%,还有60%没有卖,发生疫情封控以来,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”
突如其来的疫情伴随着气温骤降,将迎接村柑橘种植户推向困境,同时也牵动着新区党工委、管委会的心。25日晚,新区党工委书记陶然在迎接村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问题,迎接村的滞销柑橘迎来解决办法。按照会议要求,迎接村迅速组织将封控前已采收的柑桔销售出去,按照点对点司乘人员管理办法,做到司乘人员全程不下车,4小时内装车离境。漳河镇漳发柑橘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丽华介绍,“二轮核酸以后,我们通过这种闭环管理,点对点的押送我们这个货车,还是非常通畅的运输出去了,那两天在我们合作社大概有卖三四十万斤货。”
为全力促进农产品销售纾民忧,漳河镇出台统筹疫情防控、柑橘销售具体措施,对全镇进行摸底备案,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,落实落细外防输入各项要求。迎接村建立外来客商、务工人员登记台账,对全村15处柑橘收购点、采摘园落实场所码管理,“我们成立了由村干部带队,4人巡逻队搞疫情巡逻,巡逻的主要工作是查这个健康码,我们所有的柑桔采摘点要扫码进入,统一申请的有场所码,还有外来的司机,我们要让他不下车,实行这种全方位的监管”,黄志亮告诉记者。
目前,全村10个柑橘收购点全部恢复正常生产,每天可外销柑橘近300000斤,力争将受疫情损失降到最低。